蕓豆10元/斤、尖椒10元/斤、大蔥7元/斤、韭菜6元/斤、白菜4元/斤……近期,島城市場上的蔬菜價格讓市民有點看不懂。往年春節過后菜價會逐漸恢復,但今年部分品種不降反漲,蕓豆、菜花、尖椒等精品蔬菜價格屢創新高。業內人士介紹,菜價的畸高主要是由今冬的低溫造成,它延長了蔬菜的生長期,同時也降低了蔬菜產量。
統計 菜價較去年漲36.36%
在全國蔬菜價格普漲的大背景下,青島本地蔬菜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青島市物價局統計數據顯示,受南方冷空氣余波影響,本周蔬菜批零價格仍有小幅上漲。從批發市場情況看,撫順路、華中、城陽三大蔬菜批發市場蔬菜平均批發價格為1.87元/斤,較上周上漲1.08%,較上月下跌6.50%,較去年同期上漲24.67%。上述三大蔬菜批發市場蔬菜日均成交量為2115噸,較上周2093噸增加1.05%,較上月1394噸增加51.72%,較去年同期2125噸減少0.47%。
從零售市場情況看,所監測市內農貿市場19個主要蔬菜品種平均零售價格為4.35元/斤,較上周上漲4.32%,較上月下跌3.12%,較去年上漲36.36%。 19個蔬菜品種價格具體表現為12漲4跌3平,油菜、菜花、大蔥、西紅柿、茄子、芹菜、圓蔥、土豆、青椒、大頭菜、蕓豆、韭菜價格上漲,白菜、茭瓜、胡蘿卜、冬瓜價格下跌,蘿卜、黃瓜、蒜薹價格持平。
賬本 蔬菜占餐桌成本一半多
“以往餐桌上的支出中蔬菜大概只占四分之一左右,但現在已經占到將近四分之三了。”家住熱河路附近的張女士向記者攤開了自己的買菜賬本。張女士全家一共五口人,近段時間,她每天購買蔬菜的花費就超過50元。蕓豆10元/斤、油麥菜8元/斤、黃瓜5元/斤、青椒8元/斤、大蔥7元/斤……一次性把全家人都愛吃的蔬菜買齊了花費在50元左右,這在她此前的購物體驗中是從來沒有過的。盡管價格偏高,但為了全家人的健康,張女士通常都照買不誤。
在大連路農貿市場經營一家蔬菜攤的徐女士,每天都要到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批發三十余種蔬菜,可以滿足一個家庭每頓飯所需要的所有蔬菜品種。她告訴記者,一位消費者每次買上五六十元的菜對于現在的菜價來說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今年大蔥價格偏高,一根蔥的價格都達到五元錢。來徐女士的蔬菜攤買菜的消費者大多數一次買完所有蔬菜。徐女士告訴記者,隨著菜價的高漲,消費者平時過來買菜都要買上五六十塊錢,而周末最多的時候能買上近200元的蔬菜。
市場 今年批發價是去年兩倍
多位蔬菜零售商向記者反映,今年是自己從業以來蔬菜價格最高的年份,明顯感覺到蔬菜批發價的升高。大連路農貿市場蔬菜商販王女士向記者介紹,與往年不同的是,以往過年以后蔬菜價格就逐漸恢復,但今年部分品種例如蕓豆、尖椒等品類價格卻是不斷上漲。撫順路批發市場蔬菜部經理張德勝介紹,從市場上統計的蔬菜批發價來看,現在蔬菜批發均價保持在4.1元/公斤左右,比去年高出50%左右。隨著氣溫的轉暖,近三四天來蔬菜批發又開始有下降趨勢。
張德勝分析,氣溫是導致今年蔬菜價格偏高的主要原因,全國性的低溫影響到了蔬菜的生長,也帶來了蔬菜供應量的降低,導致了蔬菜價格偏高。相信隨著氣溫的升高,蔬菜價格會逐漸走低。目前青島市場上南方蔬菜的供應正在逐漸減少,青島周邊地區的蔬菜占據60%的市場。隨著大田菜的上市,市場上蔬菜供應量也會逐漸加大。
產地 低溫延長蔬菜生長期限
青島市場上外地蔬菜一半以上來自濰坊高密,高密蔬菜的價格對青島蔬菜價格起到重要作用。今年以來,受冬季低溫影響,高密當地蔬菜生長受到了嚴重影響。高密市農業局副局長王延春介紹,今年冬天比往年冬天低了3—5℃,對于蔬菜的生長來說,即便是低了2℃也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盡管有蔬菜大棚保護,但低溫延長了蔬菜的生長期,也降低了蔬菜的產量。以綠葉菜為例,低溫會讓綠葉菜生長期延長十幾天,原先只需40天的生長期,現在需要50多天,這無形中減少了市場供應量。
王延春告訴記者,近三年來市場蔬菜價格一直偏低,也影響到了農戶種植蔬菜的積極性。但今年隨著菜價的不斷升高,不少農戶賺到更多的錢,并且提高了他們種植蔬菜的積極性,有利于蔬菜種植面積的擴大。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李沛